【感官遊戲-味覺】好吃~好吃~真好吃!

2020-03-16

幼兒的飲食狀況是大多數家長非常在意的一部份,成人都換希望孩子可以吃得健康,有些家長會遇到孩子挑食的狀況,那麼要如何跟孩子一起去面對挑食的課題呢?可以先從日常生活中的小遊戲,親子秘方提供了一些關於挑食的小撇步家長參考。

認知遊戲-好吃~好吃~真好吃!

  • 材料:
  1. 眼罩
    【有些孩子對蒙眼感到沒有安全感,不需勉強孩子要使用眼罩,直接閉上眼睛也可以】 
  2. 各種食物(可選擇不同的口感的食物)
  3. 盛放食物的容器、餐具
  • 步驟:
  1. 手指謠: (自編)
    甜甜的 甜甜的 我最喜歡甜甜的東西了
    小朋友有什麼時物是甜甜的呢?
    【甜甜的/辣辣的/苦苦的/鹹鹹的】
  2. 清洗雙手保持雙手整潔
  3. 帶著孩子先認識今天有哪些食物呢?
  4. 孩子戴眼罩猜猜看放入口中的什麼食物
    【孩子被矇住眼睛一開始會沒有安全感,成人在做任何動作前都能先用口語預告】
  5. 你可以這樣問孩子:
    這是什麼食物呢?
    吃起來甜甜的還是鹹鹹的?【軟軟的/硬硬的、濕濕的/乾乾的】
  6. 總結時間:
    成人說出食物的口感讓孩子根據剛才的經驗說出是什麼是食物?
    例如:哪種食物吃起來乾乾的?
    問問孩子喜歡哪個食物的味道,可以告訴孩子每種食物味道不同,也都有不同的營養

親職秘方-《孩子挑食怎麼辦》

(延伸本站文章:《食育從嗅覺開始》 )

  • 如何面對孩子挑食

若在剛食用副食品初期,就讓孩子接觸到多樣的食物,但孩子還是不吃特定的食物該怎麼辦呢?各方幼教相關人士對於幼兒挑食的狀況可能有不同的因應策略,以下是我根據個人經驗以及現場老師建議,綜合出我認為最符合個人理念的說法(參考方法有融入我個人主觀的認知)。

我的信念:在我和孩子的相處時我認為孩子是獨立且與成人平等的個體,相信孩子可以獨立思考,而成人在幼兒發展的過程中扮演陪伴及示範的角色。在「挑食」這件事情上成人都會有幾種自己不喜歡的特定食物,當然有些孩子也會有自己不喜歡的味道。

我的方法:

1.讓孩子參與食物製備:成人在備餐時可以讓孩子一起進行,讓孩子用牛排刀(安全刀)切蔬菜、讓孩子看到從食物變成食材的過程,有參與備餐過程的孩子對於自己經手的食物接受度會更高。


2.多元的的食材:每種食物都會自己的營養,從副食品還是到孩子的餐點,在製備孩子的食物時應時常選用不同的食材,不只可以讓孩子攝取不同營養,更能降低孩子對陌生食物的排斥。


3.不喜歡的食物吃一點點:當在用餐過程中遇到孩子不喜歡的食物或是陌生的食物,可以將食物分為小塊,鼓勵孩子一次嘗試一小口,另外用餐過程不需要一開始就幫孩子裝滿滿一碗,不妨裝少量衣些當孩子吃不夠再讓孩子成第二碗,一方面可以因應孩子變動的食量,另一方面對孩子而言把碗清空是一件榮耀的事情,當孩子吃完一碗飯後會相當有成就感。


4.成人的鼓勵取代獎勵以及責備:成人千萬不要輕易想孩子說:「你不喜歡吃○○」或是「你這樣是挑食喔!」,當成人一但認定孩子不喜歡吃某些食物,孩子聽到成人的這些話會無形之中內化這些行為,孩子同時也會認定「我就是不愛吃○○」 ,反而強化了孩子挑食的狀況。因此可以改用口頭讚美、正向鼓勵的方式,例如:「你剛剛吃了一口青菜,是不是吃起來脆脆的呢?」,鼓勵幼兒的方式:具體的稱讚、稱讚幼兒努力的過程、不與他人比較、真誠但是不浮誇。

  • 小百科-獎懲無用論
    1. 兒童智慧發展的動機不來自於外界的刺激,而來自內在
    2.提倡鼓勵、引導、支持:引導兒童自我選擇、自我約束
    3.對於不對的行為-跟幼兒解釋前因、後果(引導分析、理解)
    4.對於對的行為-用具體的稱讚代替獎賞


5.改變烹煮方式:如果知道孩子有不喜歡的食材,成人可以試著改變該食材的烹煮方式,有時孩子不是不喜歡某樣食物,可能是不喜歡該食物的烹煮方式。


6.營養的替代性:當經過了多方的常識,孩子還是有自己不喜歡的食物也沒關係,正如有些成人會不喜歡茄子、香菜、肥肉...,成人可以了解食物是有替代性的(同樣的營養,可以在不同的食物中攝取)。

  • 親子共餐小妙招
©親子FUN假一起玩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 第15屆畢業展演 蔡佩玲個人組作品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