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蒙特梭利原則應用於居家環境》

2020-05-22

親職秘方 -《將蒙特梭利原則應用於居家環境》

(本文內容根據於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所修習的蒙特梭利理論與實務操作課程筆記作撰寫)

  • 蒙特梭利教育特色

不知道您對於蒙特梭利的印象為何?是強調凡事讓幼兒自己來?還是蒙氏的各種教具呢?
先來一探究竟蒙特梭利的教育特色:

1.尊重兒童:把兒童作為一個獨立的"人",鼓勵他們自主和獨立的活動

*尊重幼兒的具體行動

⇒用「請」,而非「命令」語句

⇒與幼兒平視(成人因降低高度)

⇒重視幼兒的個別差異

2.人本自由:在尊重的前提下,兒童所擁有的自我選擇權力。

⇒學習是依循自己內在的發展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具來操作

⇒按照自身興趣和速度,自然培養他們的專注力與持久性

⇒借由自由學習,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進而激發其創造力

3.混齡生活:不同年齡的同伴之間相互學習獲得的互動效應。

⇒不會有統一的標準限制幼兒的能力展現

⇒培養幼兒社會倫理的好習性

⇒從彼此的差異中,學習互相欣賞、包容,並和諧相處

4.個別化教學:教師針對每個幼兒自身成長的獨特軌跡因材施教。

⇒ 透過教師觀察到的幼兒需求,提供不同幫助(多元智能)

5.真實生活:真實的環境、真實的材料體現"生活即教育"

⇒真實與自然的環境,助於發展探索內在及外在世界的安全感

⇒成為敏銳的、有常識的生活觀察者。

⇒幫助兒童建立準確的概念,還有客觀的思維方式過程

6.感官教育:感覺功能的完善將會幫助人的心理和智力的飛速發展

單看蒙特梭利的教育特色,每一點何嘗不是任何教育應該實踐的基本原則,蒙特梭利的教育原則建立在這些原則之上,將這些原則應用於居家幼兒教育又該如何應用呢?

  • 將蒙特梭利教育特色應用於幼兒居家教育

■預備好的環境

  • 什麼是預備好的環境:

1. 符合兒童需要的真實環境

2. 供給兒童身心發展所需的活動練習的環境

3. 充滿愛、營養、快樂與便利的環境

4. 兒童唯有通過如此環境才能達成工作的能力

  • 環境規劃的要素應用於居家環境:

1. 自由的觀念

⇒讓孩子在居家空間中可以自行完成各種基本生活自理所需。

⇒ 成人可以準備符合孩子尺寸或是高度的桌椅(孩子可以自行坐上椅子)、櫃子(放置孩子日常所需的物品)、鏡子(放置在孩子視線高度)...。

2.結構與秩序

⇒時間的秩序-在孩子的生活作息中須保持規律,且孩子完成任何事情都需要保留足夠的時間。(如果時間保留不夠,成人很容易為了求快而幫助孩子,例如:設定孩子要於晚上9點就寢,睡前準備的時間可以根據孩子情況,及睡前需要完成的事往前推20~60分鐘,若孩子習慣睡前刷牙、換睡衣-睡前故事-就寢,若這段時間預留不足成人可能會為了求快幫孩子刷牙、換睡衣,讓孩子失去原本自己完成的機會。)

⇒物件的秩序-孩子的任何物件都必須有固定的位置,家中成員完成後要將物件歸回原位,讓居家空間更有秩序感。

3. 真實與自然

⇒兒童操作的活動材料必須具有真實性,成人使用的工具可以讓孩子使用相同材質的工具,盡量不選擇塑膠質地的工具(例如:剪刀),成人或許會擔憂孩子會使用不當而受傷,但孩子成長過程中就應該學習如何謹慎且正確的使用各種工具,當孩子使用成人的工具能讓其更加細心的去使用。

⇒提供的工具是真實的(與兒童身體大小相匹配),例如:準備小的真實茶壺讓孩子練習倒水。

⇒讓兒童藉著與自然的接觸來認識,帶孩子散散步走進真實的大自然,會比從圖卡中認識自然生態更來得深刻。

4. 美感與氣氛

⇒ "美"能喚起幼兒對生活的反應能力,真正的美則是以簡潔為基礎

⇒環境必須生動,但又不顯淩亂,過分刺激(例如:孩子生活的空間不宜使用太多垂墜的裝飾品)

5. 教具準備

⇒安排於環境中,誘發兒童進入專注的歷程

⇒教具應根據幼兒能力,建立成功地操作和重複簡單的工作的經驗

⇒當孩子可以自行操作較具,其會獲得一種自我感覺、自我控制感以及對環境的掌握感

  • 外部連結補充:

國秀華 -《0~6歲最關鍵:蒙特梭利全方位教養手冊》

©親子FUN假一起玩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 第15屆畢業展演 蔡佩玲個人組作品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