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幼兒的實驗精神? 》
2020-05-03

- 認識科學探究的方法
一般的科學實驗中會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這個概念用在孩子的科學實驗中也可以幫助孩子理解科學原理,那麼要怎麼在帶領孩子時設計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實驗環節呢?
- 幼兒科學活動中的實驗組和對照組
首先,可以先想想實驗中與原理相關的關鍵因素(變因),要記住再實驗組跟對照組間只能有一個變因,例如:在表面張力實驗中,是因為用沾了洗碗精的筷子讓色素可以快速的散開來,若將洗碗精作為這個實驗的變因,我們可以先讓孩子試著用沒有沾洗碗精的筷子作為對照組,再用沾了洗碗精的筷子來實驗作為實驗組。
接著,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孩子在操作實驗組及對照組後:
1. 先讓孩子說說看結過有何異同?
(沾了洗碗精會讓色素快速的散開沒有沾洗碗精的散開一小圈之後就不動了)
2.帶孩子回想兩次實驗有哪裡不一樣?
(一次有家洗碗精;另一次沒有加洗碗精,國小階段的幼兒可以讓孩子自行繪製表格做統整。)
3.讓孩子結合自己的發現試著說明實驗原理
4.原理說明:當孩子利用問答的方式進行比較後,成人可用擬人化的方式向孩子說明實驗原理。
例如:在表面張力的科學活動中,將孩子與成人比喻成小水滴,當人們拉起手就像小水滴的表面張力,把色素圍在小水滴之間,而沾了洗碗精的筷子破壞了表面張力時,就像人們拉著的手被打開,色素也從小水滴之間擴散出去。
5.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再說一次實驗結果原因
(實際示範影片請見:【科學探索-表面張力】跳舞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