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遊戲-合成】加起來是多少呢?
2020-05-14
當孩子對於數與量有一定的概念後,可以帶著孩子了解合成和分解的概念,這些基本的數學源自於生活中會遇到的情境,當幼兒幼 蒐集訊息的各項能力後,還能了解數量和數字符號的 ,成人在設計活動時可以結合日常情境讓孩子更有帶入感,把數學概念變成好玩的遊戲。
當孩子對於數與量有一定的概念後,可以帶著孩子了解合成和分解的概念,這些基本的數學源自於生活中會遇到的情境,當幼兒幼 蒐集訊息的各項能力後,還能了解數量和數字符號的 ,成人在設計活動時可以結合日常情境讓孩子更有帶入感,把數學概念變成好玩的遊戲。
根據皮亞傑認知發展論中,感覺動作期(0-2歲)及前運思期(2-7歲)的孩子還無法進行抽象思考,需要透過感官操作探索外界事務、獲取知識及經驗,對該階段的幼兒而言"0的概念"是很抽象的,數字寶盒把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操作,讓孩子理解"0的概念" ,同時操作過程中也能訓練孩子的小肌肉發展喔!
孩子在大約2歲左右就會1~10的唱數(唸出1、2、3...、10),但從要唱數到點數(用手指指點物件,依序計數一堆物品),這之間還需要一些成人的引導和示範,3歲前的幼兒如在點數時可能會指著物體唸1、2、3、4..., 但會指著一個物體唸兩個數字,或是跳過某些物體,是因為該階段孩子尚未具有「一一對應原則」(一個物件只數一次),成人透過循序漸進小遊戲讓孩子反覆練習。
可以觀察孩子大約2歲後會在將不同顏色的物件分堆,例如:將相同顏色的積木放在同一堆,孩子對顏色的辨識及配對為認識各種顏色的入門步驟,本活動將回收品再利用,自製可反覆操作的顏色小火車是,透過遊戲的方式提供孩子練習辨識及配對的機會,同時旋轉瓶蓋的動作也可以訓練孩子手部小肌肉靈活度。